內膜液性分離是什么意思?為什么醫生建議取消移植?
看到有姐妹在問:“移植前檢查有內膜液性分離,醫生建議取消移植,是為什么?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內膜液性分離以及它對移植的影響。內膜液性分離指的是子宮內膜分離,通常說明宮腔內有積液或者積血;宮腔積液又稱為子宮積液,不同年齡的患者的宮腔積液引起原因不同,是一種伴隨癥狀,可出現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,也可出現于病理情況下。
生理性宮腔積液由排卵或早孕引起,一般無不適癥狀,無需治療,病理性宮腔積液可伴有發熱、腹痛、下腹墜脹、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,引起病理性宮腔積液的原因有很多:
1、輸卵管病變
常見于輸卵管積水,與感染有關,大部分的經陰道上行感染,可造成輸卵管炎和子宮內膜炎的發生,同時,輸卵管積水也有可能逆行至宮腔內,導致宮腔積液。
2、子宮手術史
特別是有過剖宮產史、宮腔粘連手術史的女性,當切口處愈合不良形成疤痕憩室時,經血流出不暢,會暫存在瘢痕憩室內,然后逆流入宮腔造成積液。
3、激素水平失衡
做過試管嬰兒的女性,在使用促排卵藥物后,雌激素會隨著升高,造成子宮內膜微環境發生改變,子宮頸腺體擴張可能導致宮頸管阻塞,從而導致宮腔液體無法排出造成積液。
4、生殖器官的病變
若盆腔出現異常腫塊,如子宮肌瘤、巨大卵巢腫瘤,可能壓迫宮頸管而導致宮腔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,引起積液。當宮腔積液被確診由這些病理性因素引起,醫生通常不建議移植,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胚胎著床。比如宮腔積液若是由輸卵管積水引起的,當輸卵管積水逆流進宮腔內會對移植的胚胎產生機械沖刷的副作用,不利于胚胎著床;同時積液中的毒性因子也會對胚胎產生不利影響,降低成功率。
此外,宮腔積液還會降低子宮內膜容受性,影響種植成功率,因此,當試管媽媽在移植前發現有宮腔積液或積血時,不要急于移植,應先查明原因。如果只是暫時性的、少量的積液,且移植日消失,可暫時不需要特殊處理;如果積液量比較大,可在超聲介導下,經陰道抽吸出宮腔液體,待積液清理后再進行移植;如果積液是由輸卵管積水引起,可考慮結扎或切除的方式來避免積液再次發生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成功率,也避免胚胎浪費掉。